1

卜令楷老師特地為了大家邀請到了王鶴偉執行長來演講

對大家來說這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因為王鶴偉執行長是產業分析的專家,受到猶太人信任擔任新加坡黑馬初期基金合夥人、奈創科技公司執行長,橫跨金融和科技產業的豐富經歷,所分享的獨特觀點和思考方式讓大家受益頗多。

(以王鶴偉老師在外面當顧問的價碼來算,有幸聽到這兩小時演講的我們真是賺翻了!) 

----------------------------------

下面是神棍我的個人觀點闡述時間,首先要先抱怨一下講者的高度神秘性!

以往我要寫文章之前會習慣上網蒐集講者資料,稍微理解對方的學經歷背景如何影響他的人生軌跡,然後再開始構思文章要怎麼下筆。

不過這次我上了大難題!  


我發現王鶴偉執行長在網路上幾近隱形人,所有可以瞭解他背景的資料好像都被抹得乾乾淨淨,留下的只是非常破碎的零星資訊,例如:之前某些雜誌或報紙採訪他,從他口中想知道產業的訊息;或是他個人對某些產業的特定看法;一兩個得獎資訊(生醫研究也跨足??)

頗有一點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架式@@

 

因為演講的領域我極度不熟悉,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找資訊,卻越找越迷糊,而腦中的記憶也隨著時間流逝掉,我驚覺再不快點寫點東西出來,我就要徹底遺忘了。

      

無奈下,我只好硬著頭皮來寫這篇文章

為了要使我的記憶能夠連貫並且順利地寫完,所以這次我要完全用我個人的價值觀和當時的想法來記述這場演講,如果有邏輯不合理或是資訊錯誤,請大方忽略吧!

2

講師先要我們猜猜看台灣幾家有名廠商(電腦、手機)的市值,同學們從幾十億講到幾百億的都有,真實答案大概落在百億上下!

接著講師提了GARTNER(我連聽都沒聽過)要我們猜猜他的市值

我們猜了許久都沒有猜到,他竟然會是一家市值2000億的巨獸!!

講師藉由這個例子想要告訴我們原來光是做市場情報、資訊蒐集、產業分析,純知識服務產業也能建立起大公司,而且利潤還打敗台灣許多大公司。

說起來這類的公司應該是台灣要努力嘗試的方向,台灣本身沒有天然資源,最大的資本可能就是人才了,要讓人才能夠產出最大的價值,不應該是埋首代工業,苦拚摳死盪!弄了個毛三到四、獨一無二,還留下許多高汙染廢棄物,面對韓國競爭、中國崛起,再不轉型或許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滅頂了。

2015-09-21 09.35.48

不過,這類研究機構在台灣的發展狀況一直沒有受到政府重視,講師舉了個例子要我們猜猜國家每年投注在產業發展策略、方向的研究經費有多少?

基於我對政府的失望,我猜了一億這個數字!

結果還真的被我給矇中了,我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億的研究經費就想要對所有產業做出分析報告、並且給出適當的發展建議,想想我也是醉了。

外國的大品牌往往每年花個幾億在顧問、分析上面,而台灣整個國家居然只花一億在這上面。

唉~見微知著!台灣的產業轉型喊了幾十年沒成功,從此就可見一斑、絕非偶然!

 

講師又稍微提了一下他的奈創公司成立過程的趣聞,他當初花了30分鐘就決定要投三千萬在這家公司(可見石墨烯的前景很驚人?),後來在土城以每坪30萬的價格買了600坪的土地要開公司,連電線杆都要自己花一百萬去牽,過了一年土城當地的政府官員才要來叫公司登記在化工類別,而早在半年前中國的科技部就已經火速找來台灣,希望奈創公司能在中國設廠,政府願意幫他們把水電都弄好,並且幾乎是用送的方式給出了18畝地2萬塊人民幣的承諾。(18畝大概3600坪左右)

 

中國挖角的態度有夠積極,我們的政府能不能稍微警醒一點!!

 

而經濟部長居然還能講出紅色供應鏈威脅不到台灣,官員講話還真是有夠敢。

以蘋果手機為例:成本大約兩百美金,所有零組件供應商要搶食這塊大餅。

以前台灣的供應商能在其中佔到70%左右的部分,如今中國供應鏈已經超過50%,台灣的供應商要在50%不到的分額裡和韓國廝殺,這影響真的不大嗎?

有經濟部長如此,台灣何須敵人?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__一般的隊友。

 

過去台灣乘著產業轉移的好時機大賺了一筆,如今我們這一代所要面對的是開發中國家的競爭、以中國為主的需求隨著GDP成長漸緩、產能過剩所導致的隱憂。

唉~  時機歹歹,男兒當自強!

2015-09-21 09.44.46

講師接著又分享了台灣股市交易市場間的一些現象和組成:

像是台灣的股市屬於淺碟式,股價的哄抬相對容易,只要有心人士刻意炒弄加上基金經理人的配合,很容易就佈下坑殺散戶的局,讓聽信小道消息和盲目的菜籃族血本無歸。

大安區一排房子看過去,很多住戶都是從事金融行業的經理人,十個中可能有五六個被關過,罪名通常是內線交易,雖然經理人的薪水已經很高,但無奈內線交易的獲利更是驚人,往往在一念間的選擇中慾望壓過了理智,就會淪陷下去。

(後來我想想:不見得是欲望壓過理智,或許是理智評估之後被抓的風險代價是可承受的,那些經理人願意付出幾年的光陰+個人信用換取大量錢財,這其實也說得通。)

2015-09-21 10.29.20

 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他們的生活超忙碌,每天都要跟地區、區域、全球開會,即時分享彼此領域的重要產業動向,例如上次台灣發生地震,他們就要馬上進入戰鬥狀態,開始去瞭解各產業間的損失(假設半導體業產線受到波及)、上中下游會不會受影響(後面的交貨日期是否延後),而競爭者會馬上受益(三星的可以藉機吃下市占),預測出哪些廠商的股票會受益、哪些會大跌,搶在市場反應之前就先買進或賣出,利用資訊落差賺取利潤。

因此每當全球各地發生天災人禍時,就是他們的加班時機了!

 

最後,講者又稍微和大家閒聊到關於能源產業的近況

分析了伊隆馬斯克的電動車的獨到之處,也把台灣之前的gogoro當作對比,直言他不看好gogoro。

關鍵在於電池的更換上面是個大問題,汽油車的方便和價格依然遠遠優於gogoro。

一般民眾即使看不懂這些問題,至少也可以從一個角度來思考,gogoro目前都是個人(關係人)出資,沒有任何一家創投跟進。

 

也聊到了關於輕軌的發展和超級電容(我後來查資料才知道這也是石墨烯的應用領域,可以兼顧高效儲能和安全性

http://technews.tw/2015/06/18/graphene-battery/

未來新一波能源產業的發展中如果押對寶,或許石墨烯會是台灣下一個柱石? 

 

提問時間我問了王鶴偉執行長都怎樣評估一個新創團隊值不值得投資

他回答:先和團隊聊個天,確定人都是對的人!

接著再往下看產品或是技術有沒有潛力,因為他們一個單位都是三千萬,太小的東西可能就不會投

(以他的邏輯反推當初他自己花了30分鐘就決定要投石墨烯,可見這產品很有潛力,而且他還願意跳下海當執行長處理大小雜事,這是身體力行的在支持啊!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寫這篇我寫得很支離破碎,都沒有一個夠完整的故事可以呈現,唉~有點挫折。

 

arrow
arrow

    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